文章详情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日期:2025-05-01 00:30
浏览次数:9006
摘要: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卸荷阀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液压泵卸荷的阀。

卸荷阀与减压阀

  卸荷阀通常是一个带二位二通阀(常为电磁阀)的溢流阀,功能是不卸荷时用作设定系统(油泵)主压力,当卸荷状态时(靠二位二通阀动作转换)压力油直接反回油箱,系统压力为0.值以实现一些回路控制和提高油泵寿命,减少功耗.在回路中属于并入回路的。减压阀用于调整执行元件所需压力,是串联在回路中的,一般不能互换使用。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卸荷溢流阀由溢流阀和单向阀组成。当系统压力达到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开启,泵卸荷;当系统压力降至溢流阀的关闭压力时,溢流阀关闭,泵向系统加载。使泵卸荷时的压力称为卸荷压力,使泵处于加载状态的压力称为加载压力。

卸荷阀的功能

  卸荷溢流阀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控制泵的卸荷或加载。鉴于卸荷溢流阀的功用,要求卸荷压力与加载压力之间存在一定差别。差值过小,则泵的卸荷与加载动作过于频繁;差值过大,则系统压力变化太大。
 加载压力与卸荷压力的差值是卸荷溢流阀的重要性能指标,一般加载压力为卸荷压力的85%左右。其性能与溢流阀相同。
 卸荷溢流阀的主要用途:
 a.蓄能器系统中泵的自动卸荷及加载;
 b.高低压泵组合中大流量低压泵的卸荷。
 生产产品厂家:国内主要是榆次液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德液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立新液压件厂等。国外有美国Vickers、德国力士乐等厂家。
 卸荷溢流阀德选用:卸荷溢流阀主要用于装有蓄能器德液压回路中,当蓄能器充液压力达到阀德设定压力时自动地使液压泵卸荷。阀中有内装单向阀防止蓄能器中的有压油液倒流。此时由蓄能器维持对系统供油而泵卸荷从而收到节能效果。当蓄能器中油液压力降至到阀设定压力地85%左右时,阀又复载,液压泵恢复向蓄能器充液。
  这种阀也可以用于双泵高低压回路。低压时两个泵同时向系统供油,高压时此阀使大泵卸荷并把它与高压部分隔开。 用于蓄能器地阀与蓄能器之间地压降不得超过设定压力地10%。外泄式阀泄油口背压不得超过设定压力地2%。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多路组合换向阀,由于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纵,油路短,压力损失小等优点,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多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广为应用.多路组合换向阀又经常与单向阀、液控单向阀、**阀等组为一体,因此除了其换向功能之外,还具有使系统限压、卸荷、执行元件的锁位等功能,特别是卸荷功能尤为重要.在农业机械中,特别是联合收割机中,普遍使用多路组合换向阀,各执行元件间断工作,液压系统经常处于卸荷状态,卸荷性能的好坏对系统影响较大,如果卸荷压力高,能量损失大,系统温度升高,甚至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其卸荷性能进行分析,并合理地设计卸荷阀.

  1、卸荷性能分析
 多路组合换向阀的卸荷方式大体分以下几种.
  1.1贯穿式卸荷
 如图1a所示,卸荷通道和压力阀分别设立.卸荷时,各联阀芯均处于中立位置,油源来油经一条专用的贯穿各路阀的油道卸回油箱,卸荷油道贯穿各路换向阀.当其中任一路阀工作时(即把此卸荷油道切断).油源来油就从该路换向阀进入所控制的执行元件,工作压力大小由图中压力阀限定.采用该种卸荷方式优点是换向阀阀杆从中立位置→工作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卸荷油道是逐渐被关闭的,进入执行元件的油量逐渐增加,系统压力逐渐升高,执行元件启动平稳,无冲击,而且有一定调速性能,压力阀结构简单.其缺点是卸荷油道长,压力损失大,尤其换向阀路数多时,弊端更为突出,该种卸荷方式多用于路数较少的场合.
 1.2卸荷阀式卸荷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该种卸荷方式又分两种
 1.2.1贯穿控制式卸荷阀卸荷
 卸荷阀和**阀为一体,组成先导式压力阀,该阀即是卸荷阀又是**阀,有时又是溢流阀.卸荷时其控制油道贯穿各路换向阀,同前述卸荷油道.当各路换向阀处于中立位置时,卸荷阀的控制油道(见图1b和图2)贯穿各路换向阀并与油箱连通.卸荷时,大部分油液卸荷,通道短,压力损失低.任一路阀换向工作,便切断控制油道,油源来油就从换向阀进入执行元件工作,其工作压力大小由导阀控制.此时系统压力为导阀调整压力.该种卸荷方式,即使换向阀路数增加,只是控制油道增加,卸荷压力增加不大,始终保持较低卸荷压力,此种卸荷方式多用于手动换向阀,卸荷可靠.
 1.2.2电磁阀控制式卸荷阀卸荷
  该种卸荷方式与前种不同点是其控制油道与油箱通断与否,由电磁阀控制,见图1c,卸荷油道短,卸荷时压力损失低,又便于自动控制,但卸荷的可靠性低,多用于电磁多路阀的场合.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2、卸荷阀的设计
 工程上使用多路组合换向阀,就目前来看多为手动式,其卸荷方式多采用贯穿控制式卸荷阀卸荷,卸荷阀经常采用图2的结构形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设计方法.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2.1主阀结构形式的选择
 卸荷阀(又是**阀)的主阀按配合形式不同可分为三级同心、二级同心和滑阀式三类.其中滑阀式结构工作压力低,控制压力精度不高;三级同心结构虽成熟,目前应用较广,但与二级同心式比较,不及二级同心式动作灵敏,规格相同,行程相同时,二级同心结构的通油能力远大于三级同心结构;二级同心式控制压力稳定,加工工艺性好,二级同心式应用前景广阔,这里以二级同心结构,讨论其结构尺寸设计方法.
  卸荷阀的原理和介绍
 1.系统组成
 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有所不同。
 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工作装置控制系统由二个油泵供油,主泵为P7600-F100,用于控制动臂和铲斗油缸的运动,先导泵为P124一G16,用于控制比例先导阀,进而控制主换向阀芯的位移,达到控制动臂、铲斗油缸的工作速度。先导泵的油液首先进入制动阀,在保证制动用油外,向先导系统提供操纵油源,此油液通过减压阀减至先导控制系统所需的控制压力后进入控制油路,控制完成工作装置的动作。
拉动操作手柄向后移动,先导油进入比例先导减压阀,从比例先导减压阀出来的先导油控制主换向阀阀芯的移动,使工作泵的来油进入动臂油缸实现动臂上升。比例先导减压阀的输出压力越大,控制主换向阀阀芯的位移越大,主换向阀通过的流量越大,动臂上升的速度越快。当操作手柄拉至极限位置时,手柄中的限位电磁铁通电,手柄在极限位置被吸合。动臂以*大的速度上升,当升至动臂上位限位开关所限定的位置时,操作手柄限位电磁铁断电,手柄自动恢复到中位,动臂就可保持在所限定的位置。在动臂上升的过程中,若需要动臂在某一位置停留,则需将操作手柄退回中位。
 在提升等作业时,先导控制卸荷阀的阀芯关闭,转向泵来的油打开单向阀合流到工作系统,使工作装置液压油增加,满足了该作业所需要的低压大流量的要求,使动臂举升等作业速度提高,作业周期缩短,是一种高效率性能极其显著的先进液压系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1号